吼吼吼吼吼《福祿壽》
沒有生活流水帳,只有一切關於目光的收藏。


Drifting Flowers-01.jpg

濃濃的台灣古早社會情調,在一幕映紅吟唱優雅的「香香」中開場。
三段主角內容分別代表著三種年齡層的同志情。

【妹狗】童年萌芽的情感和盲女姐姐菁與竹篙的情愫。
妹狗的童年情感在菁與竹篙日漸發展的愛情裡慢慢浮現。因為忌妒,妹狗看到了自己的愛情,卻遮蔽了原先對姐姐的愛,一切在隨著妹狗的長大懂事而解開。最後在菁與竹篙的濃情合唱曲裡落幕。(其中有幾幕散發的韻味,讓我想到了日前才重播的戲劇:曹瑞源導演的《孤戀花》。)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tudent film 310-2.jpg

《La marche des sans-nom》
這支動畫短片是法國高等資訊視覺傳播學院(supinfocom)2006年畢業作品之一,由三位學生Jean ConstantialNicolas LaverdureLucas Vigroux所製作。(此短片也被甄選為同年度最有藝術美學性的影片)

他們以「意識型態」的表達方式來探討「戰爭」這個全世界所有人都關切的主題。
撇開宣教式千篇一律的乏味內容、跳脫俗庸的劇情安排,注入強烈的意識觀點,以模糊的美學手法來展現精神的意念,其中包含著對戰爭的批判及人性的愚蠢和渺小,目的讓觀者去思考探索戰爭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Expo Giannino Stoppani.jpg
Expo Giannino Stoppani-Che cos'è un bambino?

Beatrice Alemagna 1973年出生於義大利波隆納,於Urbino高等藝術學院畢業後,現定居巴黎。她是一位童書作家、插畫家,1998年起與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合作設計海報及多家出版社設計書封。從小就喜愛閱讀與繪畫的她,受喜愛的義大利童書作家Gianni Rodari和插畫家Bruno Munari、Emanuele Luzzati的影響,在八歲的時候便決定自己要當一個說故事的「畫」家。

她的構圖的角度獨特、畫風樣貌多變,作品洋溢著自由奔放的想像力和義大利式的工藝風格。通常是先有了故事的概念後,再選擇適當的表現媒材;她擅長用各種不同的素材像是照片、碎布、針線、報章雜誌等拼貼及繪製,在紙張上結合看似稀奇古怪的組合,卻有股玩味的不同協調美感。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iben-400.jpg
IBEN HOJ    SPRING/SUMMER 2009

我喜歡她筆下女人詭異的帶點憂鬱的神情。
各種不合邏輯的扭動、彎曲的身形,細膩又流暢的線條不落俗套。
在她筆下的女人髮絲是舞動的、有情緒的、有魔力和個性的,
像髮絲飛舞的瞬間凝結在紙張,好似會說話,
幽暗而生的氣息,片刻跌入黑白冷冽的女人時空裡。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hristian Hückstädt 這位來自東德的創作人,作品相當具有實驗性和幽默感。
範圍涵蓋平面設計、插畫的他,也是一位廚房裡的藝術家。
不過他個人比較喜歡被稱為『圖像科學家』。

他用瓦楞紙和蔬果類的天然素材,藉由手工拼貼的方式,創造出一幅幅有趣令人玩味的作品。就像小時候邊吃邊玩的麥當勞薯條和番茄醬一樣,餐桌上的遊戲也可以搬上檯面。他將原本我們胡弄瞎搞的餐桌遊戲變得藝術化,經過不斷的嘗試實驗和發掘,「玩」出原創的視覺樂趣和帶來驚喜。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Glasvegas》2008/9同名專輯Glasvegas

很久沒有一張搖滾專輯聽得興奮細胞躁動地。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awings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Dream Theater, 2004

『快門的啟動並不是影像的終點,而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開端。』

60年代「後視覺化」攝影技術的開創者Jerry Uelsmann,1934年生於美國底特律,是二十世紀重要的超現實主義攝影家,人們稱他為『影像的魔術師』、『黑白的冶金者』。 1965年他提出了後視覺化(post-visualization)影像觀,主要是出自傳統的暗房技術,透過多架放大機,將不同底片的影像疊合在同一張畫面上,構成「純手工蒙太奇」的藝術圖像,呈現影像特殊的「再創造」魔力。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Niki de Saint Phalle 法國新寫實主義藝術家,她的創作涵蓋了繪畫、雕塑、電影等範圍。1930年生於巴黎,後全家搬遷到美國紐約定居,16歲時擔任LifeVouge等知名雜誌的專業模特兒,18歲以私奔的方式走入婚姻,23歲的時候因為精神崩潰,在治療過程裡開始作畫,從此便放棄表演轉而踏入藝術創作領域。

在早期她的創作稱為「集合藝術」(Assemblages),使用很多遺棄的物品來拼貼製作,她把這種行為稱為「詩意的回收」。在作品的材料裡總是可以看見銳利的東西如刀和槍,而當時這樣的現代感風格被形容為暴力目標的創作。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Trayne.1998

Susan Stockwell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藝術家。
她擅長以層疊、縫製的方式,將一些往往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物料或廢棄物轉換成另一種新樣貌。透過這些素材的使用,顛覆(subvert)我們以往對這些材質的既定想法。像是喝過的茶包、使用過的咖啡濾紙、廢棄的紙板、紙張、面紙...這些失溫的廢棄物,都經由她的重新雕琢下,賦予了血脈和新意。任何東西都可以從混亂中變成藝術,這就是藝術的可愛之處。包括人類使用過的痕跡,她稱之為「存在的污漬」。

aimee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